最近和同事聊到一個有趣的觀察:在IT架構中,開發團隊與網路團隊常常在同一個專案中合作,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與關注重點。
「網路思維」:重視架構的每一層細節對網路工程師來說,一個架構如果「疊床架屋」、封裝層層,或經過多次轉發,就會被視為設計不良。他們會糾結於:
資料包到底經過幾層NAT或Proxy?
是不是用了不必要的Tunnel?
為什麼這裡不是L2而是L3?為什麼要轉來轉去?
封包轉送效率、路由選擇是否最優?
整體網路架構是否乾淨、可預測、可debug?這樣的思維源於
......